有很多重要的穴位,但是家長們不易掌握,不如在平時多搓搓孩子的手,也能起到一定保健作用。推薦幾個簡單的手掌小體操搓手:雙手對掌,五指相對,一前一後像洗手一樣搓手(重點刺激五經穴和板門穴)。拍手:雙手左右相對,垂直拍擊,做類似歡迎動作(同上,亦可重點叩擊掌根部,刺激小天心穴)。摩手:雙手對掌,像畫圓圈一樣旋轉摩擦(重點刺激內八卦穴和內勞宮穴)。叉手:雙手拇、食指張開,對叉虎口;或雙手十指張開,互相交叉於指縫間(重點刺激合穀穴和八邪穴)。
冬季冷颼颼,兒科門診也越來越多打噴嚏、鼻塞、咳嗽,乃至消化不良等腸胃道症狀的小朋友來就醫。小朋友因為生長發育沒有完成,各方麵的機能不如成人健全,因而抵抗力差,對溫度調度的才幹也較差,加上飲食不知道節製,所以就更簡略在冰冷的冬季患病了。背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是捍衛人體的榜首道關卡,五髒六腑之氣均藉由背俞穴轉輸到體表,輕叩背俞穴以調度髒腑氣機,氣息調順可削減疾病的發生。
有一點需注意,應左右兩側適當交替睡,以免造成臉型不對稱。除此之外,由於小兒的骨骼很柔軟,可塑性強,良好的睡姿可塑造顱骨優美的曲線。側臥可使小兒的前額和枕骨不會受到擠壓,成年後顱骨前後徑大於左右徑,前庭飽滿,枕部圓凸。心源性哮喘:頻繁咳嗽,呼吸困難,咳出粉紅色血沫痰,兩肺底部有濕羅音,並且有心髒病的其他征象。慢性支氣管炎:病程一般較長,氣急常逐步緩慢加重,有典型肺氣腫體征。支氣管解痙藥應用有明顯效果。
防備長痱子能夠喝荷葉泡的茶其實除了能夠用這些物理療法抵擋夏日兒童常見病,家長還能夠測驗一些不打針吃藥的辦法,例如喝荷葉水就能防備長痱子,盡管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並不算物理療法。盛麗先教授給的方劑是這樣的:拿10克幹荷葉,或是30-50克的新鮮荷葉,在水裏煮透後再拿來泡茶替代水來喝。荷葉有清暑降脂的作用,關於夏天裏吃得太膩的孩子來說還能起到清理腸胃的作用。不過,這款茶首要是針對熱體質的孩子。
綿陽小兒推拿訓練治療原則降氣化痰,止咳平喘。常用穴位肺經、內八卦、板門、膻中、定喘、肺俞、脅肋等。常用手法推法、揉法、摩法、搓法、拿法、擦法等。操作方法(1)基本治法:麵對患兒先作頭部常例手法,推攢竹(開天門)30次,推坎宮(分頭部陰小兒推拿訓練中心陽)30次,揉太陽30次。繼而分別按揉膻中、乳旁、乳根穴,每穴1~2分鍾。起寬胸宣肺之功效。再治療手部穴位,補脾經500次,運內八卦400次,掐四橫紋,每橫紋3~5次,揉板門500次,特別是揉板門結合搓、擦脅肋100次能降氣平喘。
捏脊療法一般適用於1歲以上的孩子,對於初次接受捏脊的孩子,動作一定要輕,捏住肌肉向上提時,不要提得過重,否則孩子會產生畏懼心理,不能配合,導致捏脊難以進行。正患有某些急性熱性病的小兒,以及患有某些嚴重的皮膚病而出現某些背部皮膚破損,或患有嚴重的心髒病、先天性神經係統發育不全、出血性疾病的患兒,不適宜做捏脊療法。另外,體質較差的小兒每日次數不宜過多,時間也不宜太長,以3-5分鍾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