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食指揉迎香穴(位於鼻翼旁0.5寸)1分鍾,推擦胸背各3~5遍,按揉合穀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1分鍾,揉外勞宮穴(握拳,位於中指尖下)100次。這種方法能起到宣肺利竅,固表通陽,預防感冒和支氣管炎的功效。一般每日操作1~2次,但父母應注意保持室內溫暖,按摩完畢立即給孩子穿好衣服。健脾益胃法:先囑小兒仰臥位,操作者以中指按揉臍上4寸的中脘穴3分鍾,摩腹3分鍾;然後改為坐位,施搓摩脅肋2分鍾。
任由寶寶胡亂進食,將使得其體內的血液總是集中供應給胃腸道,從而降低了支持大腦等其他重要器官的養分,這對寶寶的智力發育可沒有什麽益處,同時還消耗了大量的胃液、腸液,造成脾胃不和,引起腸胃功能紊亂。零食是寶寶的最愛,過節時家裏也都會準備各種小零食,像小點心、瓜子、糖果等等。寶寶自己可沒有克製能力,看見好吃的就貪吃。但是過多地吃零食卻是寶寶健康的天敵,尤其是甜食,不僅會改變寶寶口腔的酸堿度、損傷到寶寶的牙齒。
巫山小兒推拿培訓治療原則降氣化痰,止咳平喘。常用穴位肺經、內八卦、板門、膻中、定喘、肺俞、脅肋等。常用手法推法、揉法、摩法、搓法、拿法、擦法等。操作方法(1)基本治法:麵對患兒先作頭部常例手法,推攢竹(開天門)30次,推坎宮(分頭部陰小兒推拿培訓基地陽)30次,揉太陽30次。繼而分別按揉膻中、乳旁、乳根穴,每穴1~2分鍾。起寬胸宣肺之功效。再治療手部穴位,補脾經500次,運內八卦400次,掐四橫紋,每橫紋3~5次,揉板門500次,特別是揉板門結合搓、擦脅肋100次能降氣平喘。
寶寶的生活規律被打亂,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再加上現在日夜溫差較大,稍不注意,感冒、咳嗽、腹瀉和腸胃道疾病就會隨之而來。因此,節日期間,媽媽們也要盡量保證寶寶的正常作息習慣。父母不僅要通過營造舒適環境讓寶寶盡快入睡,以及培養寶寶良好就寢習慣來保證寶寶的睡眠總時間,更要關注寶寶的真正有效的夜間睡眠時間,通過科學的嬰兒睡眠護理方法讓寶寶獲得一整夜持續無幹擾的金質睡眠,讓小寶寶好好入睡的方法。